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。结合最高院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平台,对40多人及4家企业进行信用惩戒。利用云阳本地新闻媒体平台,在云阳论坛专栏、云阳报、云阳电视台定点时段栏目设立“曝光台”,共20批次对400余人实行公开曝光;积极参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,将不履行法定义务被执行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,在经贸往来、项目招投标、银行融资、高消费方面予以限制。
创新快速反应和执行举报处置模式。将举报电话与办案干警手机捆绑、转移呼叫,实现24小时、节假日无受理“盲区”;制作便民联系卡片和岗位牌,对举报、投诉办理情况进行电话记录跟踪,实行周查、月评、按季小结,将干警的执行态度、执行力度、执行效果纳入整体工作考核;建立3个周末、节假日快速反应小分队,形成从领导到办案人员协动、联动机制,及时启动紧急、应急执行并增强综合处置力和执行效率。
加快执行指挥中心建设。明确职责,确立执行局长为负责人,牵头各项工作。确立宗旨,将执行指挥中心建成“提高办案效率、突出债权兑现、保障群众利益”的综合性平台。落实人员、物资保障,制定实施方案,构建制度机制。
推行执行听证制度。实现执行措施、执行行为、执行结案的听证,明确听证事项。规范听证程序,对提交的听证事项作出明确结论,并告知当事人。将听证与异议审查结合,把执行异议审查程序运用到听证程序。
实行执行告知制度。实施《执行告知制度》,随案发放《执行公开告知书》,实现执行措施、案件信息、案件进展、财产处置等全面公开。构建便民查询告知平台,确立专人办公窗口,认真解决“门难进、事难办”问题。
规范案件信息管理。确保信息录入及时准确,保持常态性状态,时间、节点、内容与卷宗完全一致,并实现案件信息全部录入。专人专项分点实行网络信息的监控。运行审管办与执行局的外部管理机制;审查科、实施科、综合科的内部管理制度。
开展案件质量交叉评查。审管办专人对已结执行案件逐案评查,定期通报。执行局法官交叉检查,实行未结案件执行进展的例行检查。提高案件质量,练好“内功”。
加强执行工作宣传力度。突出执行公开调研,固化好的做法、优秀经验。强化新闻信息报道力度,向社会传递 “正能量”。拓宽宣传渠道,利外网网站、微博、微信等平台公开执行,推行“阳光执行”,保障群众知情权、参与权、监督权。